森廬是我們渡假的鄉居生活基地,在台灣山地從事森林生態研究工作之餘,我們在都會區或鄉村的休閒時光,仍然喜歡探訪園林景觀,因此在假期回到森廬以後,附近的幾處大型庭園或花園就成了我們經常駐腳之地。
【鴻禧大溪山莊】
山莊距離森廬約有十五分鐘車程,位於台北到大溪的三號公路旁,我們開車回森廬途中會經過山莊入口,通常先進去作健身運動,順便洗三溫暖之後才回家。如此的行程持續了十幾年,大溪山莊與森廬幾乎劃上等號,現在山莊的健身中心雖然已停止營運,我們路過再也無緣進去,但裡面的健身休閒生活記憶猶新,園林景觀仍歷歷在目,森廬的記憶少不了鴻禧山莊。
鴻禧大溪山莊的園林據說有一百多公頃,座落在金面山下的虎豹坑谷地,我們曾經爬上大溪境內最高峰的金面山,向西俯瞰整個谷地,從山頂見證園區的遼闊,由三號公路的永福站,有一條路通入山莊,路兩旁是新建的私人別墅莊園,盡頭的大草原旁邊是寄暢園美術館,路的終點分別是大溪山莊別館與高爾夫會館,會館之外的起伏山坡就是廣大的高爾夫球場。我們不打高爾夫,只加入鄉村健身俱樂部,總部與管理所就設在別館的一樓與地下樓層,健身器材應有盡有,另有桌球場、迴力球場與溫水泳池,其他設施有旅館外之大泳池、高崗上之籃球場與網球場,後來還用充氣的塑膠壁搭建一座白色巨蛋球場,內含四座羽毛球場。我們全家曾玩過網球與羽毛球,但我最常單獨從事的活動是迴力球與遊泳,主因室內球場不受天氣影響,單人也可對壁獨打,不必找對手搭擋,也不會把自己累垮。
我們購置森廬之初,剛好碰上山莊在招募健康俱樂部的會員。當時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很忙,即使回森廬休假,工作也帶在身邊,在森廬捻花惹草之際,腦中研究業務上的思潮仍然不時湧現,所以對於加入俱樂部並不熱衷。但老婆力主買下家庭會員的資格,希望我不要走火入魔,再怎麼忙也要有休閒調濟。後來有一事讓我印象深刻,當我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,胃酸過多而感覺腹痛難耐,回森廬時就先到山莊的室內球場打迴力球(壁球),半小時下來,眼神集中於飛奔跳躍的小球,一切心思都放空了,腹痛也完全消失。接著到游泳池小泳一番,浮於水上,享受重力消除的輕鬆感,然後在SPA池泡澡,鬆弛身心之後才回到森廬,這一切鄉居生活,都要感謝老婆的安排。
第一次進入山莊園區,除感覺腹地廣大之外,特別注意到裡面綠化工程之用心。過了別墅區之後,有一排龍柏與落羽松,龍柏終年長青,落羽松則有季節性的變色與落葉,讓人感受歲月的流轉。走到寄暢園與別館之園區之後,草坪與花壇之間有很多移植過來之大樹,幾座停車場也與園林花草搭配而建,賓客一下車就走進庭園綠蔭之中。
山莊內比較遼闊的草原位於寄暢園前方,有一天經過此地,忽然驚見草原上出現羊群,下車查看究竟,才發現草地上擺設了很多羊的模型,據說是從國外進口的珍品,原廠出貨的數量極為有限。
寄暢園還有一項吸引人的景觀,其外圍種有一片修竹,屋舍的外牆搭設花架,栽培了一株紫藤,幾年下來,藤枝爬滿花架,有一年花盛開,我們參觀美術館,正好恭逢其盛,拍下紫藤花伴竹叢的美影。
鴻禧別館是我們每週健身活動的中心,每一季我們也會擇期住宿於二樓以上的旅館部,享受一整天的園林生活。我們偏好選住向東的房間,窗戶面對室外泳池與後面山坡的高爾夫球場綠地,背景便是金面山的山嶺。球場與旅館之間仍有寬廣的綠地,從不同的旅館房間窗戶,可看到許多金面山與草原搭配的景色,草原上還有刻意栽植的造型大樹,坐在房間椅子上,望著遠方山巒與碧草上的樹木,雖然是人工化的景觀,也讓人心平氣和,沉思良久。
住房期間,有更多時間流連於園區之園林勝景,早期的園區闢有一條登山健行步道,通到西側的小嶺上,我們走過幾回。俱樂部的全盛時期,有數百位會員,很多人樂於健行,服務人員也在假日舉辦活動,例如走到金面山下的觀光果園,或園區內山坡的越野賽跑。大多數會員或住宿旅客的活動,進房後會到健身房運動,然後到三溫暖放鬆身心。夏季的流行活動是傍晚前的泳池納涼,這時西下的斜陽被旅館大廈所遮蔽,在池中遊泳或躺在池邊涼椅上,都不怕烈日曝曬。
我們偏愛東向的客房,另一原因是清晨可以從窗外看日出,一年四季,太陽從金面山的不同山頭升起。我們在森廬屋頂,也曾在黎明時分追蹤日出的山峰位置,從夏季的金面山移到冬季的草嶺山。在鴻禧別館,由於逼近金面山的西麓,日出點便在金面山主峰的南北側來回移動。
日出前的泳池水一片靛藍,隨著太陽露臉,水面反映金光,一輪金盤浮上山頭,金光也掠過池水,等到日上三竿,把泳池照得透明見底,底部的磁磚圖形一覽無遺。這時如果前一天水中活動意猶未盡,我也常下水再遊一番,雖然日曬,池水還是冷的,等過了中午,池水曬熱了,下水像洗溫泉,只有等黃昏才有泳客入池。
冬天的室外泳池停止使用,池水依舊滿格,偶而以幇浦噴水柱於池面,以產生負離子。這時的熱門活動便是三溫暖,後來健身中心在附近挖到溫泉水脈,以管線引到溫水泳池旁,另設溫泉SPA池,水質是碳酸泉,號稱美人湯,成為我們冬季運動後的泡湯場所。
別館四周的園區有環繞的園林步道,環繞建築物與游泳池,是餐後散步的絕佳路線。泳池四周還有相當的空間,沒有種草皮而鋪地磚,中間設有圓形舞台,舞台的一邊有一座小橋,跨過葫蘆形泳池的頸部,通到對面的酒巴與飲料櫃台,平常假日在櫃台供應飲料,遇有特殊節日或結婚喜慶,泳池畔的空間便轉為露天餐廳,如果天氣好,會員的節慶聚餐常在此舉行,有一次還舉辦了特殊的鮪魚宴大餐。
山莊的特殊園林氣象,要算是每年的五月雪景觀,園區內雖然有幾株油桐樹開花,但數量畢竟不多,比不上一般賞桐花的路線。難得的是,山莊的油桐花以遠景取勝,橫亙在東邊的金面山脈,生長著無數的油桐樹,平時未開花,只見連峰一片翠綠,一到花期,便看到滿山密布白色花團,像是山巒上點綴著一抹抹的碎雪。從大門經過別墅區,通過龍柏樹列後就目睹令人驚豔的五月雪。
從別館的東側看金面山的油桐花景,有如一幅巨型的樹花壁畫,擺在綠色地毯後面,高度直逼天際。
細看油桐樹的分布,在金面山主峰左側的小山坡上,幾乎全面覆蓋,不論當初是人工栽植或自然繁生,這種從中國引進的樹種具有驚人的繁殖能力,在台灣山區已經站有一席之地,現在許多地方都有自然衍生的油桐林,成為春末夏初的鄉野奇景,並興起各地應景的賞桐活動。到山莊來休閒的會員或住宿的旅客,也都抓住機會欣賞桐花,擺張椅子,靜坐在泳池後方的平台上,觀看這難得的大草原搭配遠山五月雪的景觀。
油桐樹的花是單性花,雄花與雌花長在同一株或不同株,雄花數量很多,開花後整朵飄落,雌花數量較少,花瓣會分離散落,落花與花瓣紛飛的一剎那,就形成「五月飄雪」的美景。
看著鴻禧別館後面山坡的五月雪,可見桐花一直蔓延到金面山主峰下的溪谷與小稜,突出的主峰與基腳則未見桐花的分布。我們爬過金面山,得知主峰的原始森林尚保存完好,原生樹種沒有遭到破壞或耕墾,油桐是外來樹種,在這種地方自然沒有立足之地。
每年五月,油桐花開花落,都在山莊的園區內和金面山麓演出,而我們的森廬鄉居與山莊行腳,已渡過十幾寒暑。
【大溪花海農場】
森廬與大溪花海農場頗有淵源,到森廬鄉居渡假之初,花海原是草嶺山麓的一片茶園,我們全家在星期日清晨作健身運動,常走慈湖觀光步道,後來看到在步道的終點前,左側山坡有一處私人茶園,入口雖有大鐵門,但入內參觀後,發現腹地廣大,且有一棟別墅房舍,只要避開守衛的大狼犬,我們就可遨遊茶園,並且在園區邊緣的山崗上眺望森廬以及鄰近社區,這項健行就成為我們在森廬四周「登山望鄉」的假日活動之一。
後來我們的假日活動漸漸擴及更遠的山區,有一段時間,慈湖步道以及茶園的健行都停止了。有一次探勘頭寮山的登山路線,在山頂眺望,赫然發現茶園的山丘與森廬社區就在山腳下,而茶園的條狀茶樹已經消失,變成好幾畝長方形的花田,這才知道茶園已轉型成為大溪花海農場,其入口就在慈湖西側牛角湳埤的邊緣。我們又恢復慈湖步道的健行,並且常進入這處新的園林參觀,由於我們住在附近,早期享有貴賓卡的優待,親友或學生來森廬作客探訪,也常一起遊園,或在園內餐廳聚餐。
我們在森廬的生活,主要的務農活動是種花,從樓下庭園的草花栽培開始,等樹木成林後,樹下種草花已不宜,一年生的陽性草花轉到屋頂栽培,整個森廬的花卉與木本植物,包括庭園、屋頂花園與室內花草的栽培,對候鳥渡假人而言,工作相當繁重,有時工作忙碌或回鄉時間調配不好,就常有無花可賞的情況,這時花海農場的大片花海就成為我們觀摩的場所。
森廬的庭園或屋頂花園,所種的花卉都是自己播種或育苗產生的,一種草花頂多維持兩三個月的全盛花期,要保持全年四季有花,必須定期更替花苗,因此播種或無性繁殖必須全年進行,否則會有青黃不接的空花壇期。我們對花海農場的栽植與花卉管理也有興趣,在非假日造訪,就可看到園內花田的作業情形。雖然農場內也有苗圃與溫室,但要應付大面積的花田更新,還得從其他苗圃育苗,等到定植階段才運到花田栽種。
看著七八位技師,從掘溝到植入花苗,從一畝轉到另一畝花田,不斷地翻新開花的田地,據說每個月的更新栽植作業要花費數十萬元。我們在森廬小園的花卉經營,雖然沒花多少錢,但要付出心力,須知園中花,朵朵皆辛苦。
森廬花園的花卉澆水問題,經常困擾著我們,由於花壇或花槽的位置、數量與大小並不固定,隨著花苗種類與數量不斷在改變,設置定時自動澆水的管線並不實際,我們只好調節回鄉的時間與人次,盡量力保花草不致枯萎。花海農場全年開放,其花田面積很大,位置較為固定,要保持四季有花可賞,除了自動給水設備以外,還有機動性的強力水柱噴灑作業,我們有一天清晨造訪園區,剛好碰上噴灑作業,看到水柱凌空畫弧,跨過花田。
清晨的花海之遊,常與頭寮生態步道的健行同時進行,當我們動身返回森廬時,一般遊客還沒有進入花海。陪親友遊園時,則大多接近中午或已過午後,遊客絡繹不絕,能看到那一種花卉,隨季節而定,有時要碰運氣。女兒一家人來訪的那一次,剛好有銀白色的芙蓉菊搭配黃花的向日葵。
沿著園區的中央大道走,大致可看到當季主要的花卉,形成花海,覆蓋整個山坡。在農場內,花是主角,樹木則是陪襯或背景,四季海棠、一串紅、瑪格麗特菊是常客,在明亮的陽光下,薰衣草的花開得正旺。
過了園區大道的中段,路旁分出幾條岔路步道,通向上坡,坡頂似另有天地,遊客就自然轉進,順著花田往上爬坡。
山坡頂部是一片廣場,除了另闢花田,還有兒童遊戲場、販賣部、咖啡座與一座觀景平台,從觀景台下望,園區主要的花田陣列盡收眼底,每一畝花床像貼在山坡上的彩色地毯,遠處山下還可看到三層台地南端的竹篙厝村落,近處的花田上方則有一條橫向的花架走廊。
要俯瞰花田中的開花盛況,走山腰的橫向花廊是最好的選擇,我們常在農場還沒開始營業的清晨就進入園區,通過花廊時,看坡頂的觀景台,或坡下的花田,都還沒有遊客,整個園林花海,唯我獨享。
晨曦下的花海,旭日斜射,花卉植株呈現立體效果,顯得特別玲瓏剔透。東北側的草嶺山體與山麓樹林,在花田投下影子,光與影在花床間緩緩移動,花兒色澤也有鮮豔與深沉的轉換。
我們在陰天遊花海,則有另一種期待,運氣好的話可看到雲瀑的奇景。大溪東側的山嶺,從北邊三峽的五寮尖,南邊延伸到大溪的金面山,更連到東眼山與北插天山,是一條氣候變化的境界線,此線的東側受到東北季風影響,冬天常有雨或雲霧,西側的季風影響減弱,較多晴朗天氣,至於境界上的山嶺,常有明顯的氣象轉變現象。我們到附近登石厝坑山,曾在這條稜線上跨入東邊山坡,馬上碰到陰雨濃霧,回頭走向稜線西側,則又重見陽光。當東北季風節節進逼南下,雲霧常常越過山嶺,流向稜線西側,形成越嶺的雲瀑。在花海園區的山坡上,向東南眺望,可看到東眼山的山嶺,冬天的雲瀑就常由嶺脊背後翻山過來,那時候我們會抬頭遠望天邊,入神地看著翻騰的雲浪,暫時忘了身在花叢之中。
我們也曾在花海流連到日薄西山,那一次昔日研究室的伙伴,攜家帶眷從台灣各地趕到大溪森廬,一同到打鐵寮古道健行,順路登白石山,回程越過草嶺山,進入大溪花海農場時,正好是午後三點,大家在餐廳享用下午茶,等到吃飽喝足,步入花田之際,已近黃昏,伙伴們拖著細長的影子,在花叢邊談天說地。
農場的西邊沒有高山阻擋,夕陽均勻地灑落在一畝畝的花田上,沒多久,陽光由斜轉為平射,花田難得再浴金光,只有落日餘暉從高空映射,顯現暮色花影。
坡頂的草原是欣賞夕陽的景點,珍惜光陰的遊客,此刻仍在兒童遊戲場上活動。我們喜歡站在高崗上,觀賞西天日輪的運轉,看慣了森廬的大漢溪夕照,在花海農場看落日,有著不同的景觀,山坡的草原與盡頭的樹林取代了大漢溪,日輪沉落之處,正是對岸龍潭台地上的小山崗,我們在幾次日落之前,遙望對岸的坡地森林與建築物,興起到對岸探訪的念頭,後來幾次踏勘,終於找到水資局園區與大草原,還發現幾條古道,開闢了我們森廬生活的另一處園林勝地。
【水資局園林區】
查看地圖,森廬隔著大漢溪,與對岸龍潭的三坑遙遙相對,三坑的西側是另一層較高的台地,上面便是活魚大街(文化路)與北部水資源管理局(原為石門水庫管理局)的廣大園區。到森廬生活以後,便常聽人提起龍潭大草原的景點,經過踏勘才知道指的是水資局園區之中的一處草原廣場,其實這裡不僅有草原,整個園區還有辦公大樓、禮堂、球場、宿舍,餐廳等設施,座落在廣大的庭園樹林之間,這裡屬於不收費的公共空間,已成為桃園著名的休憩場所。
從森廬開車走台四線,過溪洲大橋後,轉入台三乙線,再走新生路爬上山崗,不久便到達水資局園區。我們在邊緣巷道停車,立刻走進一片寬廣的樟樹林,樹木排列整齊,樹冠開展,陽光透過枝葉,地面上的草原呈現光與影的晃動,走在林中的步道上,浴著清風與日影光斑,身心極為舒暢。
樹林邊緣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涼亭,再往前看,樹木的空隙出現光亮的大空間,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大草原了。草原上的豔陽有點耀眼,旁邊的樹蔭下,三五遊客席地而坐,正在享受冬日的休憩時光。他們身後的矮樹,葉子落盡,光禿禿的枝幹有點眼熟。
繞著草原漫步,看到遠處正在追逐遊戲的微小人影,這才感到草原空間之廣,人稱大草原並不誇張。
草原的一角有棵百年老榕樹,開傘形的樹冠覆蓋地面達二三十公尺,樹下的集福宮香火鼎盛,是當地的信仰中心。站在老榕樹前看大草原,我們的眼光馬上又集中在草原盡頭的一排矮樹,看那眼熟的樹影,我們終於不約而同叫出「流蘇」。
走近這排矮樹,證實這就是台大校園內聞名的落葉樹-流蘇,在這裡栽植的株距很大,每一株有充足的生長空間,側枝橫向伸展,像一把張開的傘骨。時值冬末春初,有幾株的禿枝上的芽已蠢蠢欲動,冒出點點新綠。我們發現這個新的流蘇景點,有點興奮,一週後走同樣的路再來,終於看到新葉掛滿樹梢。
先前的禿枝冒出翠綠的新葉,跟另一邊木麻黃樹的深沉綠色形成明顯的對比,流蘇樹下的草地也轉綠了,走在樹下,深覺生意盎然。幾天後路過此地,看到大草原上的孩子在放風箏,草原邊緣的流蘇已披上白紗,我們期待的四月雪上演了。
白雪覆頂的流蘇樹,成排招展,株株層次分明,儀態萬千。不同於五月油桐花朵與花瓣的飄落粗雪,流蘇的落花像飄小雪,鋪在地上疑似北國初春的細雪粉妝。
大草原上演四月雪的美景,我們躬逢其盛,不忍獨享,拿起手機呼朋引伴,同遊大草原,共享美景。
在探訪大草原的同時,我們一併探勘草原邊緣的林陂古道,從東南角的階梯走下去,兩側有不銹鋼護欄,可見古道剛整修過。步道通過一片芒草與樹叢的荒野,可眺望大漢溪對岸的三層台地與復興鄉山區,後來又接到一處陡坡,階梯下可見圳溝旁的涼亭與休憩石桌椅,來到的顯然又是另一處園林景點。
這裡是石門大圳旁的櫻花步道,屬於清水坑的地域。林陂古道的登山口就在水圳旁的涼亭邊,登山階梯的另一側有小橋流水的庭園造景,與水圳平行的有一條產業道路,可行汽車。我們於初春開車,從新生路口左轉上坡,就走入清水坑產道,路旁櫻花樹的花芽飽滿,路過古道登山口時,看見櫻樹頂閃過一抹粉紅花影,似雲又像煙。驚艷之餘,我們停車在水圳上的口琴橋,開始沿圳溝步行,兩岸的櫻花樹爆出點點紫紅花蕾,櫻花盛開指日可待。
春暖花開的三月天,石門大圳的流水不捨晝夜,走在水渠旁的櫻花步道上,剛開過花的山櫻花初吐新葉,艷陽下嬌翠欲滴。
晚開的山櫻花與新開的吉野櫻,沿著溝渠邊並立,滿樹嫣紅櫻色,圳旁像閃爍著花火。
從二月底到四月初,步道旁的各種櫻花陸續綻放。我們路過三乙公路,常走上清水坑,抬頭仰望,樹梢繽紛進入鏡頭,心花朵朵,野跟著迎新春。
山櫻花別稱緋寒櫻,綻放於冬末春初,花色粉紅。吉野櫻與昭和櫻花期較晚,有白至淡紅一系列花色,在步道旁相互競艷。
吉野櫻與昭和櫻於三至四月盛開,此時櫻花步道的花況最佳,而早開的山櫻花已謝,長出新葉,與晚開的櫻花相陪襯。
櫻花道的終點是渠道的閘門,這裡的櫻樹有老株與新株混植,未來的櫻花盛況可期。水圳轉入田間,產業道路則右轉再走,進入清水坑生態園區。
園區產業道路的後段,有幾家景觀餐廳,路底還有農地與灌溉的小水渠,另有一棟房舍,已規劃為遊客服務中心,我們遊覽時還沒有正式開放。幾次走到這裡,接近中午時間,我們就常在全家樂農莊餐廳用餐,這家是道地的農村景觀,有菜園、果樹與兒童遊戲場,沒有太多人工裝飾,主要的設施是一口活水魚池,提供遊客垂釣,也供應活魚三吃的餐點,老顧客相當多。
魚池的後方山坡有一條伙房崎古道,路線不長,通到山崗上的產業道路,據說是以前送餐飲到田間給農夫的路徑,現在成了我們飽餐之後的散步小徑。幾次遊櫻花步道與清水坑,我們都進入農莊跟莊主打招呼,這裡成了森廬近鄰的一處草根性園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